原標題:矛盾糾紛“終點站”平安守護“加油站”
——蘭州安寧公安“家事直說站”二三事

7月7日,銀灘路派出所民警聯(lián)合網格員主動走訪社區(qū)群眾,開展法治宣傳、排查矛盾糾紛。

7月7日,安寧西路派出所依托“家事直說站”,組織民警和調解員聯(lián)合調解矛盾糾紛。
新甘肅·甘肅法治報記者張瑞軍 文/圖
如今,在蘭州市公安局安寧分局吾悅廣場警務站以及各派出所,都設有一間“家事直說站”,這里不僅是市民群眾公認的矛盾糾紛“終點站”,還是大家信賴的“說理地”,就像在家里一樣有事說事、遇事解事,化解矛盾糾紛、解決群眾訴求,也被人們稱為平安守護的“加油站”。
今年1月至6月,安寧分局通過10個“家事直說站”,共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500余起,化解率99.7%,全區(qū)治安、刑事警情同比分別下降53%、41%,廣大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進一步增強。
和解伴著茶香沉淀
“您二位先嘗嘗這清熱敗火的菊花茶,坐下來,有事情慢慢說。”近日,在吾悅廣場警務站內的“家事直說站”,警務站站長趙俊杰微笑著把茶杯遞到商戶任女士和李先生的手中。
桌邊綠蘿垂下藤蔓、屋角空調吹散暑氣、墻上的“和為貴”三字,也為室內平添了幾分清涼。十分鐘前,這對“商業(yè)鄰居”還因經營噪音激烈爭吵,此刻卻在軟椅圍坐中解除了隔閡。
“隔壁練琴的孩子們跟我家的差不多大,他們其實也挺辛苦的……”任女士看著“家事直說站”里的毛絨玩偶,似乎有些感慨。李先生則在趙俊杰的鼓勵下,主動提出他的“降噪計劃”:“我將在琴房加裝隔音棉,在您藝術工作室的創(chuàng)作時段,我把課程改為樂理知識。”
李先生話音剛落,任女士也終于展露笑容:“加裝隔音棉的費用,我愿意承擔一部分。”
看著冰釋前嫌的當事人,站長趙俊杰笑著說:“氣話留給空調吹散,和解伴著茶香沉淀。”
據(jù)了解,類似這樣的矛盾糾紛調解情景,多次在警務站內上演。
警調對接釋法明理
走進安寧西路派出所的“家事直說站”里,社區(qū)民警、網格律師、司法助理員正認真梳理一份老宅房產分割協(xié)議。
此前,兩兄弟同時報警,指責對方“強占強奪”。安寧西路派出所矛盾糾紛“四色預警”平臺很快識別匹配,迅速啟動“1234”警調對接機制,并調動退休“老警官”一同參與調解。
在與兄弟二人反復溝通、釋法講解后,焦點落在了老宅堂屋的歸屬權問題上。一直在旁凝神聆聽的“老警官”俞學忠一語千鈞:“30年前老宅失火,我還救過你們兩個小子,要我說,堂屋保持原樣,供奉先人牌位,永不分屬個人,讓你們時刻謹記敬重先人,更不能忘兄弟情義!”
說話間,淚水在兄弟二人的眼眶里打轉,他們異口同聲地說“俞叔,聽您的”。
“現(xiàn)在的‘家事直說站’,是矛盾糾紛化解數(shù)字化、專業(yè)化、多元化的‘加油站’。”安寧西路派出所副所長傅成虎這樣比喻道。
據(jù)傅成虎介紹,在“家事直說站”,智能算法自動預警、警調對接釋法明理、老警官們開口講情,在傳統(tǒng)與科技的碰撞中,大部分矛盾糾紛都能找到化解出口,讓群眾“最多跑一趟”。
平安種子落地生根
“李警官,小區(qū)物業(yè)同意裝戶外充電樁了!”近日,蘭州市安寧區(qū)怡園小區(qū)的吳先生興沖沖地來到銀灘路派出所“家事直說站”。兩個月前,他因電動車進樓問題與保安發(fā)生爭執(zhí),如今卻成了小區(qū)安全監(jiān)督志愿者。民警李澤笑著翻開臺賬:“這已經是本站通過矛盾糾紛化解,成功‘孵化’的第21位‘平安合伙人’。”
在銀灘路派出所副所長張偉看來,及時解決風險隱患,就是“主防”工作的核心和根本所在,每化解一起矛盾糾紛,就可能預防一起甚至多起案件。如今,在此過程中解放的警力和發(fā)展的民力,正轉化為無形的基層治理能量,讓社區(qū)民警的入戶時間增加了50%以上。
“目前,我們派出所還在持續(xù)與街道社區(qū)、物業(yè)保安、志愿服務等力量共同探索創(chuàng)新,計劃將‘家事直說站’打造成‘社區(qū)情感樞紐’。”張偉的眼神中透露著自信和希望,“從群防群治力量中培育20名‘家事診斷師’,讓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和社區(qū)便民服務像蒲公英一樣飛入街巷,讓平安的種子落地生根、開花結果。”
- 2025-07-11“護蜂人”與養(yǎng)蜂人的情誼
- 2025-07-11商戶播歌引糾紛法官調解化干戈——城關法院成功化解132起背景音樂版權糾紛案
- 2025-07-11讓平安成為百姓生活亮麗底色——法治公安建設的七里河實踐
- 2025-07-11筑牢“反詐墻”守護“錢袋子”——寧縣公安城關派出所開展反詐宣傳“五進”活動






